取消五保户有哪些规定
取消五保户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年龄和身份条件 :
老年、残疾村民在满16周岁后,如果具备劳动能力或有生活来源,将不再符合五保户资格。
未满16周岁的村民,在成年后也将失去五保户资格。
2. 经济条件 :
如果五保户拥有超过当地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存款或其他经济来源,将不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
3. 家庭状况变化 :
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出现并能承担赡养、抚养、扶养责任时,五保户资格可能被取消。
子女长大成人并成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生活条件改善,不再符合五保户条件。
4. 其他条件 :
如果五保户不再满足其他当地政策规定的条件,如不再是60岁以上或没有子女等,也可能导致资格被取消。
5. 法定程序 :
五保户的取消需要遵循法定程序,由村民委员会审核,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最终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
6. 特殊情况 :
如五保户死亡、迁居、收入增加或财产增加等,也会导致其资格被取消。
7. 防止滥用 :
国家正在严查冒名顶替、人情保、关系保等违规行为,一旦发现,相关责任人将被清退并追究责任。
以上规定旨在确保五保供养资源能更精准地帮助到真正需要的群体。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取消五保户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五保户取消后如何申请新的五保户资格?
五保户资格取消后如何处理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