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忽闻去国意如何”的出处是哪里

“忽闻去国意如何”的出处是哪里

“忽闻去国意如何”的出处是哪里

“忽闻去国意如何”出自宋代陈傅良的《送范大著文叔知彭州》。

“忽闻去国意如何”全诗

《送范大著文叔知彭州》

宋代 陈傅良

中书世禄今无几,唐鉴家声世不多。

安得有人贤若此,忽闻去国意如何。

同朝最是头先白,知己还愁语太苛。

尽欲读书三万卷,蓬莱未必似岷峨。

《送范大著文叔知彭州》陈傅良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范大著文叔知彭州》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范大著文叔知彭州,

中书世禄今无几。

唐鉴家声世不多,

安得有人贤若此。

忽闻去国意如何,

同朝最是头先白。

知己还愁语太苛,

尽欲读书三万卷。

蓬莱未必似岷峨。

诗意:

这首诗是陈傅良送别范大著文叔,他被任命为彭州知州时创作的。诗中抒发了对范大著文叔的赞美和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知己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范大著文叔的赞美,展现了他罕见的才德和家族的声望,同时表达了对这样的人才离开国家的遗憾和担忧。诗人也表达了对知己的思念之情,认为他们之间的交流虽然深刻,但有时候也感到言辞过于苛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广博知识的渴望,但他也意识到,即使拥有丰富的学问,也未必能够达到神仙居住的蓬莱山那样的高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情厚意。诗人通过对范大著文叔的赞美,展现了对他才德的敬佩和对他离开的遗憾之情。诗中的\"中书世禄今无几\"和\"唐鉴家声世不多\"表达了他在官场上的罕见地位和家族的声望。\"安得有人贤若此\"表达了诗人对罕见人才的渴望。诗人突然听说范大著文叔要离开国家,他感到意外和困惑,\"忽闻去国意如何\"表达了他的思绪万千。\"同朝最是头先白\"表明范大著文叔在同辈中的卓越地位。诗人还表达了对知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认识到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并不完美,\"知己还愁语太苛\"表达了这种微妙的关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广博知识的渴望,但也提醒人们,即使拥有丰富的学问,也未必能够达到神仙居住的蓬莱山那样的高度,\"蓬莱未必似岷峨\"表达了这一点。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回味之感。